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2025-06-09

群集分析數值模擬與觀測資料探討台灣地區強降水之時空特性

本研究為碩士班學生蔡沛蓉與柯緁盈博士,結合廖宇慶教授的多雷達合成風場反演技術,在鍾高陞老師與夏威夷大學陳宇能教授共同指導下,利用系集模擬、觀測資料搭配群集分析技術,了解台灣梅雨時期強降水之時空特性。文章於2025年4月發表在Monthly Weather Review。
 
論文網址:https://doi.org/10.1175/MWR-D-24-0142.1
 
這項研究分析了 2017 年 6 月 1 日至 2 日台灣北部的一場豪雨事件,焦點在於海洋邊界層急流(MBLJ)、鋒面氣旋與屏障急流(BJ)之間的相互作用,如何影響降雨分布。透過分成五個群集的系集模擬(採用 k-means 技術分類),可以辨識出具有不同降雨分布特徵的模式,每一種都與特定的中尺度動力與地形交互作用緊密相關。結果強調 MBLJ、BJ 與氣旋位置在塑造降雨分布中的關鍵角色,提供掌握環境大氣變化資訊的預報模型,期望能提升台灣複雜地形下定量降水之預報能力。
 

概念圖示: 鋒面氣旋(紅線)、海洋邊界層急流(MBLJ,粉色箭頭)、屏障急流 (BJ,黑色箭頭)以及鋒面豪雨區域(藍到紅色陰影)之間的關聯。
(a) A 型: 豪雨集中在台灣北部,圖中顯示 MBLJ、BJ 與靠近台灣北部的鋒面氣旋之間的相互作用。
(b)B型: 豪雨集中在台灣北部海域外,鋒面氣旋形成於離北部較遠的地方。圖中紅色箭頭代表較強的南向 MBLJ(MBLJ+),其南向成分較一般 MBLJ 更為明顯;同時,BJ 延伸得更北,達到豪雨區域的南緣。
 
本文轉載自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連結如下: https://www.atm.ncu.edu.tw/news_1.php?id=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