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NEWS

最新消息

home / 最新消息 / 詳細頁

最新消息

其他公告2022-03-01

台灣氣候調適策略 學者:避免風險轉移、製作危害地圖

資料來源: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6130379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今天發布「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重磅報告,示警全球領導人對於氣候變遷要有及時的調適作為,學者指出,報告強調不當的調適作為將造成風險轉移,解決問題卻製造新問題,建議製作全台「危害地圖」,用科學基礎研擬政策,否則宛如「瞎子摸象」。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表示,IPCC報告多次提到未來全球升溫難以控制在攝氏1.5度,人類跟自然系統將面臨更嚴酷風險,過去多半都談淨零措施,但其實有些調適作為跟減緩作為彼此「互斥」。

李明旭舉例,沿海蓋海堤可避免海平面上升時城市淹水,卻同時對海洋生態造成另類風險,「解決一個問題又製造另一個問題」;報告也說,調適作為要同時搭配政治承諾、組織框架、足夠的財務資源,而且治理過程要足夠透明公開,並與利害關係人、公民社會或弱勢族群共同設計,才能發展「夥伴關係」。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表示,IPCC報告從過去單純的物理性衝擊及韌性調適,轉變為「人類社會、生態系統、氣候之間的三角互動」,期望找到調整社會與生態系統的解方,而擬定調適作為之前,要有長期監測數據才能知道問題點。

石婉瑜也說,錯誤或不當的調適會造成災害風險轉移,台灣也經常看到類似情況,原本致災的地方因為做了調適策略,導致災害轉移到其他空間,進而影響到弱勢族群;此次報告非常強調正義及公平,對於部分強制迫遷的都市、土地規畫政策有所質疑,在調適策略中,原住民或其他弱勢團體的心聲都應該被納入參與式規畫。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表示,中央及地方政府這幾年已經開始在實施調適計畫,可是若要真正減少氣候風險,就要先知道氣候變遷下的具體危害,例如設計台灣各地的「危害地圖」,包括風災、淹水、乾旱、土石流、熱浪甚至寒害,才能據此研擬更完整的國土或都市規畫,調適政策才能有更扎實的科學基礎,否則如同「瞎子摸象」。
 

【中央社台北28日電】

聯合國今天發布最新氣候變遷報告。學者認為,報告已清楚強調氣候變遷「非常緊急」;台灣在因應及調適需要更加強跨部會、部門溝通、與公民社會建立夥伴關係。

聯合國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今天晚間發布「第六次評估報告第二工作組報告:氣候變遷影響與調適」,台灣科技媒體中心於發布會後舉辦線上記者會,並邀請學者與會、討論報告內容。

台灣大學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認為,這份報告再三強調科學證據已經非常清楚,氣候變遷「非常緊急」,世紀末升溫不超過攝氏2度、希望控制在1.5度內,才能降低危害、衝擊。

童慶斌指出,氣候變遷衝擊是非常在地化的,雖然國際間台灣在防災能力相對是好的,但是否足夠應變是一個問題,需要再評估;單就危害來講,台灣是高風險,若調適做得好就能降低脆弱度;台灣各地方要進行災害地圖的產製,才能知道調適作為,要有科學證據,不然只是瞎子摸象。

銘傳大學都市規劃與防災學系副教授石婉瑜表示,台灣有很多關於氣候的政策綱領及計畫,但實踐都不完整;另外這份報告強調「包容、正義、公平」,現在台灣都市規劃只做規劃、都市更新只做更新,與氣候變遷調適之間,「我認為有斷層」。

石婉瑜進一步舉例,例如南非透過空間規劃的方式,做了氣候變遷調適的計畫;印度、澳洲、紐約做出高溫調適計畫,都很完善,也值得參考;台灣也有做,但不是很全面。

石婉瑜提到,現在「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正在修法,但內容大多強調淨零碳排,主要與產業有鏈結,資源、資金大多放在這裡;但在氣候變遷下不平等會更顯著,台灣民間有很強的動能,希望能讓民眾參與,是台灣很重要的亮點;報告另外強調自然解方,如復育、透過生態系統服務減緩衝擊。

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教授李明旭表示,報告中提到包容式的治理過程,意思是必須要透明、公開,並不是政府決策怎麼做就怎麼做,而是與利害關係人共同去發展,要有夥伴關係,結合公民社會、科學家的知識等。

李明旭舉例,在溫管法修法草案中確定會有調適專章、會有主責部會,但未來包含調適,規劃、執行都非常強調夥伴關係,不會只是強調部會權責,應該涉及不同層級的治理,讓不同的利害關係人一起討論、共同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