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新消息
中心公告
研討會訊息
其他公告
演講公告
新人會議投影片
活動花絮
徵才訊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執行委員暨期刊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操作說明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微議程會議
相關下載
審查結果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Token補助單篇期刊論文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館際合作服務
電子學術資源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意見調查表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統計分析資訊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電子報
電子報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微電影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審議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相關下載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館際合作服務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徵才專區
廠商徵才
個人求職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統計分析資訊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電子報
English
華信光電將參加日本國際雷射加工技術展 Photonix 2016, 歡迎您的來訪!!
確認
取消
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
2023-12-09
下午的那一場大雨,你準備好了嗎? 全球暖化下,海溫變化對臺灣未來午後對流活動特徵的影響
【本篇文章由地球科學系 黃婉如教授研究團隊提供】
測資料顯示,遙遠東太平洋的海溫變化,能影響臺灣夏季午後對流的「發生頻率」及「降雨強度」。1985年之前,當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越低,午後對流降雨的發生頻率越高,但強度越弱;1990年之後,當赤道東太平洋的海溫越低,午後對流降雨的發生頻率依舊越高,但強度卻越強!這些影響,會不會越演越烈?未來的趨勢如何演變? 這一篇新的研究發表在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npj 氣候與大氣科學》,由本系黃婉如老師領導、與NCDR及RCEC合作的研究,分析在未來暖化情境下,不同海溫變化產生的模擬推估,差在哪裡?如何影響臺灣的午後對流。
臺灣的夏季午後對流活動特徵:歷史資料
在臺灣夏季,午後對流降雨(Convective Afternoon Rainfall;簡稱CAR)通常在14:00至17:00之間達到高峰(圖1)。這些午後對流事件的降雨,佔了臺灣夏季總降雨量的40~50%以上,貢獻度可不小!我們過去的研究已經釐清全球暖化下,局部和大尺度的大氣變化 (包括白天海風輻合場的強度變化、大氣穩定度的變化和水氣傳輸供給的變化) 都是影響臺灣午後對流活動長期變遷的關鍵因素 – Huang et al. (2019) 利用歷史觀測數據證明,臺灣午後對流事件的發生頻率與熱帶東太平洋海溫(SST)的變化是相關的。熱帶東太平洋海溫較冷可導致大氣環流變化,進而造成臺灣午後對流事件的發生頻率變高,而海溫較暖產生的大氣環流變化,則是導致臺灣午後對流事件的發生頻率變低,此研究凸顯了聖嬰-南方振盪現象(ENSO)對臺灣天氣的影響。而最近發表在
《npj Climate and Atmospheric Science
》的這個研究,我們利用模式推估資料進一步探討在全球暖化下,臺灣未來夏季午後對流活動特徵與海溫變化的關連性。
臺灣的夏季午後對流活動特徵:未來趨勢
圖2a-d表現了暖化最嚴重情境(RCP8.5)下的四組不同海溫,本研究進行的推估成果,我們發現這些情境都對應到一樣的趨勢:「
臺灣的午後對流事件將變少,但降雨強度將變強!」
。然而,四組不同海溫情境下的差異,是顯現在臺灣午後對流事件「變化的幅度」上,如圖2e-f所示。東太平洋海溫「較冷」的情境下(類似反聖嬰現象;FC1),其午後對流事件發生頻率,會高於其他情境; 而東太平洋海溫「較暖」的情境下(類似聖嬰現象;FC2),其午後對流事件之降雨強度,會低於其他情境。至於午後對流的總降雨量,則是在東太平洋海溫較冷的情境(FC1)比較暖的情境(FC2)更多。這些發現,強調了在全球暖化下,聖嬰-南方振盪(ENSO)對臺灣午後對流降雨的調節,是不可忽視的!
未來午後對流變化之推估差異:相關機制探討
我們推估在未來全球暖化下,不同海溫的情境,會使得臺灣 (1) 白天海風輻合場的強度變化、 (2)大氣的穩定度變化、以及(3) 水氣傳輸供給的變化存在差異,這些機制是造成臺灣未來夏季午後對流活動變化的主要原因。下午的那場大雨,到底對我們有什麼影響呢? 有的! 當雨的強度變大了,水資源管理、減災、防災的規劃,都需要因應而動,而地質條件也變了嗎?地下的構造活動呢? 這些災害鏈的串連關係與時間、空間特徵,更急需地球科學人才的吸收和培育。
參考文獻
Huang, W.-R., Chien, Y.-T., Cheng, C.-T. et al. The role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in shap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ture convective afternoon rainfall in Taiwan.
npj Clim Atmos Sci
6
, 198 (2023).
Huang, W.-R., Chang, Y.-H. & Huang, P.-H.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s of Summer Convective Afternoon Rainfall Activity in Taiwan and SSTA(Nino3.4) during 1961-2012: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Sci. Rep.
9,
9378, (2019).
英文版簡介連結
:
https://communities.springernature.com/posts/the-role-of-sea-surface-temperature-in-shaping-the-characteristics-of-future-convective-afternoon-rainfall-in-taiwan
圖 1 臺灣的位置和日對流降雨變化特徵。(a) 臺灣地理位置及夏季低層風場分布。(b) 歷史觀測資料顯示的日降水變化(diurnal rainfall variability; DRV)之空間分布。(c) 歷史觀測資料顯示的日降水最大值發生時間點,以當地標準時間(LST)表示。
圖2.
全球暖化下的海溫分布與臺灣午後對流特徵變化百分比(a)以第1組推估之未來海溫與現今海溫的差異。(b)-(d) 顯示全球暖化下,第2組到第4組海溫與第1組海溫的差異。(e) 第2組到第4組海溫推估之臺灣午後對流的發生頻率與第1組海溫推估出來的結果差異百分比。(f)和(g)類似(e),但分別為臺灣午後對流的降雨強度及總降雨量的差異百分比。
本文轉載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亮點,連結如下:
https://www.es.ntnu.edu.tw/index.php/2023/12/09/20231209_1/
藉由衛星遙測發現的南海北部黑潮入侵新機制
上一則
劇變下冰雪圈面貌 2024中央大學衛星影像月曆「寒‧極」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