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新消息
中心公告
研討會訊息
其他公告
演講公告
新人會議投影片
活動花絮
徵才訊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執行委員暨期刊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操作說明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微議程會議
相關下載
審查結果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Token補助單篇期刊論文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館際合作服務
電子學術資源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意見調查表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統計分析資訊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電子報
電子報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微電影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審議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相關下載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館際合作服務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徵才專區
廠商徵才
個人求職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統計分析資訊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電子報
English
華信光電將參加日本國際雷射加工技術展 Photonix 2016, 歡迎您的來訪!!
確認
取消
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透過
學術網站、科學社群平臺、一般新聞平臺
,蒐集並列舉出領域內過去三個月之:
(1)
臺灣重要研究成果亮點
:如某團隊及教授的研究成果。
(2)
臺灣科學人物介紹或獲獎訊息
:如某學者獲獎訊息或研究動機/學思歷程專訪。
(3)
臺灣基礎科學研究事物介紹
:如介紹新研發的儀器、設備改良…等。
觀測波浪不見的必須在海面上
永續觀念創始學校中央大學 宣示2050年達100%碳中和
台美印INSPIRESat-1衛星發射 中央大學成功接收到訊號
隱藏在大氣裡的神祕訊息!用氣象衛星監測火山爆發產生的氣象波動與環境汙染
資料同化與可預報度實驗室–利用掩星觀測探討氣象區域混成增益矩陣同化系統之特性
學界插旗北極第一人 郭陳澔:地質研究血汗卻有這魅力
成大「台南低碳城市會議」邀集四方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創永續未來
2021年新版活動斷層分布圖 公開
中大團隊主導花蓮地震災害研究 世界首例跨斷層井下光纖地震觀測
恭喜 林沛練學務長 獲潘文忠教育部長頒發「木鐸獎」
展現邁向碳中和決心 成大研討會邀諾貝爾得主分析儲能材料發展是永續關鍵
王儷樵老師研究降冰輻射效應對於全球暖化下中太平洋聖嬰模擬的影響
【古生物大小事】李世緯/誰會變成化石
中大聯合美國、印度學界開發 INSPIRESat-1 衛星將於2022年2月14日發射
挺進南北極 中央大學人文與科學精彩對話
探地熱、接地汽!地調所帶來豐富的地熱探勘整合資訊
羅敏輝老師的研究團隊在宜蘭棲蘭100林道架設了「開闊地通量站」,未來將和水平距離僅有300公尺的林上通量站做比較
周中哲主任榮獲科技部110年傑出技術移轉貢獻獎
凝聚水保區居民地方感 打造「石碇模式」的校本課程與深度體驗遊程
魚群體型大小與空間聚集潛能之關係為駝峰分佈
臺大學術卓越系列報導—工學院 先進地震工程耐震減災技術研究
東中國海顆粒態有機物的碳氮同位素時空分佈圖
氣候變遷衝擊鮪魚棲地及漁業:南太平洋長鰭鮪分布將往南移, 南緯30°以北的鮪延繩釣漁業釣獲率將減低
一個優秀的策略家會知道如何行動:珊瑚的營養可塑性
全球暖化效應的前哨報導:颱風是擾動臺灣高山湖泊碳匯的重要因子
「走,追震去!」 郭陳澔教授暢論地震探勘經驗
中大大氣系團隊研究顯示 北東南亞減少黑炭排放有效降低氣候危害及健康風險
臺師大與格拉斯哥大學共辦線上論壇 關注氣候變遷行動
議題情境模擬桌遊:水資源調適教育的系統學習環境
氣象局氣候服務聯盟揭牌起跑 氣象產業助力減量調適
構建亞太新夥伴關係 以氣候服務邁向淨零
離島探索地質更便捷 地質知識學習站在馬祖地質公園展示館開張
海大培訓海洋教育者 保護水下文化資產
廖宇慶老師研究團隊利用高解析度四維變分系統探討2014年8月19日大臺北地區強對流之降雨機制
叫醒他的不是鬧鐘,是地震,還有讓預警系統更好的夢想——專訪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陳國昌
IPCC氣候變遷第六次評估報告之科學重點摘錄與臺灣氣候變遷評析更新報告
夫妻責任歸屬共識影響防災行為
台灣首次北極圈海象觀測 中央大學海洋浮球任務成功
中央大學北極探索隊 成功執行北極圈科學研究任務
從大洋洄游魚類探研全球海洋汞之污染和循環
「載人入艙」潛行成功! 中山大學全國首艘迷你潛艇高雄港下水
林卉婷助理教授研究團隊突破性新技術榮登分析化學重量級期刊Analytical Chemistry
測定海水中硝酸鹽的新方法開發—用氯化釩還原法取代傳統的鎘銅還原法
中央大學北極探索隊授旗出發 啟動跨國研究任務
特務電影成真:建築和地球結構都能透視的「渺子成像術」——專訪中央大學物理系郭家銘教授與地科系陳建志教授
中央大學海洋浮球前進北極 啟動台灣前所未有之觀測
守護魚蝦健康 中山大學漁推會健檢養殖業
台灣太空科技的一大步 產學攜手挑戰國際登月任務
恭賀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系陳建志教授榮獲109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中央大學發現秋冬空污減少降雨 影響石門水庫蓄水量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陳明德教授入選路透社全球氣候變遷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科學家
救空氣品質 多管齊下減排
為什麼天空老是灰濛濛的?從大氣變動來理解我們的空氣污染|專訪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鄭芳怡
恭喜國立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系沈川洲教授入選全球氣候變遷研究領域最具影響力科學家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地球科學研究所潘惠娟助理研究員與姊妹校團隊評估珊瑚礁健康狀況 登國際期刊《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許雅儒博士榮獲科技部109年度傑出研究獎
恭賀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曾于恒教授榮獲109年度科技部傑出研究獎
大屯火山岩漿離地表僅8公里 中研院估目前穩定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何宗儒特聘教授與其博士生盧靖元以衛星資料計算福島核廢水擴散範圍與速率
聖嬰現象發生時低層大氣的變異也能夠影響呂宋海峽黑潮入侵的變異
透過大氣傳輸的撒哈拉沙塵暴與大西洋海洋共舞
恭賀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郭怡君博士榮獲109年度科技部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
第14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得獎名單出爐!
水下探測載具-ROV系統簡介
現代古人類進入亞洲最早時間的爭論 台大地質系李紅春教授參與國際合作成果榮登《PNAS》
中央大學開發微型探空首次於海研船觀測
國立中央大學大氣科學學系谷邁世助理研究員及林能暉教授發表新冠肺炎期間中國封城期對東亞長程空污傳送的影響
國海院攜手台大研發「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 完成實海測試
地震預測現曙光!我地震前兆研究20年新突破
人工智慧AI偵測慢地震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許雅儒研究員研究成果榮登《Science Advances (科學前緣)》期刊
1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