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2021-12-23

一個優秀的策略家會知道如何行動:珊瑚的營養可塑性

一個優秀的策略家會知道如何行動:珊瑚的營養可塑性
研究由台大海洋所單偉彌副教授與其前博士後研究人員史尼可、以及碩士生謝畇豊執行,檢測在不同環境條件下,混營性珊瑚的營養可塑性。研究成果發表於期刊《功能性生態學》中。研究發現珊瑚物種會根據由通才 (generalist) 到專才 (specialist) 的梯度差異,而表現不同的營養策略。
 
混營性生物獲得養分的方式包含光合作用(自營)和掠食行為(異營),當生存環境發生改變時,可利用多元的食物來源獲得維持生存所需的養分。因此,高度的飲食靈活性(營養可塑性)可以賦予某些混營性生物在面對氣候變遷時具有優勢。
 
大多數的石珊瑚是混營性的動物,通常在熱帶淺水區與微型藻類戶利共生,且有許多動植物群體依賴其複雜的結構生存。但當前珊瑚的存活因環境變遷而受到威脅,許多較敏感的物種在珊瑚礁生態系中已不復見。探索珊瑚的營養可塑性有助於了解這些物種如何適應變遷的環境,但因食性分類方式過於簡化,以及忽視個體差異等因素,目前對營養可塑性的理解仍所知不多。
 
本研究利用追蹤天然的碳、氮穩定同位素的方法,測量了六種常見珊瑚與共生藻的碳、氮同位素值,同時也採集分析其生存環境中的水樣,以獲得潛在食物源的碳、氮同位素值。調查結果將能預估這些珊瑚營養生態區位的大小,並進一步的區分出營養行為和營養策略。
 
研究結果顯示不同的珊瑚具有不同的營養行為,當個體面對環境的變化作出反應時,物種間和和物種內都發現營養可塑性的改變。相較於穩定的環境,珊瑚及其共生藻在變動較大的環境中有較大的營養區位。另外,根據所得營養區位,發現生存在水深較深的珊瑚有著較高程度的異營行為;淺水區的珊瑚則有著較多的自營行為。總括來說,由珊瑚個體的營養行為所得的研究結果發現,珊瑚物種會根據由通才 (generalist) 到專才 (specialist) 的梯度差異,而表現不同的營養策略,這對預測珊瑚面臨全球氣候變遷的反應能力相當的重要。
http://www.oc.ntu.edu.tw/oc/wp-content/uploads/2021/11/image001-1024x767.jpg
圖例:透過對比珊瑚礁上的貪婪掠食者「純異營性的太陽珊瑚 (Tubastrea spp.)」,能夠提供對其他混營性石珊瑚的相關見解 (5m,鼻頭,台灣)。拍攝者:蕭菀謙。
Reference: Sturaro N, Hsieh YE, Chen Q, Wang PL, Denis V (2021) Trophic plasticity of mixotrophic corals under contrasting environments. Functional Ecology. doi:10.1111/1365-2435.13924 [Chinese abstract available]
原文轉載自【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最新報導】
http://www.oc.ntu.edu.tw/?p=2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