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嘉紋| 科技魅癮
颱風豪雨乾旱等天災,以前就觀測到了,但進行氣候變遷模擬後,發現暖化使得這些現象更嚴重
面對氣候變遷,臺灣的風險究竟有多高?根據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每年發表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數》(Global Climate Risk Index, CRI)指出,臺灣屬於氣候高風險國家,高於鄰近的中國、日本、韓國。透過國內的科研預測及第一線農業部門觀察,能帶我們看到哪些災害趨勢?
模擬證實風險,科學數據理性看待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以下簡稱災防中心)整合了國內外的資料,據此推估臺灣氣候變遷的衝擊及趨勢,歸納出主要風險來自於颱風、極端降雨、高溫及海平面上升。
「颱風豪雨乾旱等天災,以前就觀測到了,但進行氣候變遷模擬後,發現暖化使得這些現象更嚴重,這是我們比較擔心的部分。」災防中心陳永明組長表示,臺灣要優先處理的,是科學證據較明確的颱風、豪雨。
氣候變遷讓颱風數量變少,形成強颱的機率卻反而增加。他表示,這隱含兩件事:一、根據季節評估,在破壞力最強的颱風眼牆位置,降雨強度會增加20~40%左右。如何理解這項數據呢?「2009年造成八八風災的莫拉克,是臺灣十幾年來最強的颱風,共降下3,000毫米雨量。我們在預測模式中,把莫拉克颱風『挖起來』,『種』到未來暖化的大氣裡,觀察在那麼熱的大氣和海洋環境,颱風會變多強?結果發現,在這樣的模式下又增加了40%的降雨,會為南部帶來4,200毫米雨量。」陳永明組長解釋,等於3座曾文水庫都裝不下,「也就是說,水庫也無用了,會成一片汪洋。」二、由於臺灣降雨主要來自夏季颱風,若颱風變少,水資源一定出問題,提高了乾旱機率。
此外,降雨極端化也提高了乾旱風險。陳永明組長說,氣候變遷使臺灣整體降雨增加,平均約是2,550毫米,暖化後可能增加5~10%,但重點是過度集中在夏天。目前評估是春雨減少,將對一期稻作產生極大壓力。那有沒有可能把夏天增加的水留起來呢?他表示,以人工儲水來說,近年來,因強降雨及風災影響,土石流和崩塌淤積,使水庫蓄水量變少,即便清淤也無法回復原本的庫存量。「而雨一大就得放水,不然水庫也有危險。因此雨量變多,不代表能存下來。」
雖然科學揭示了高風險趨勢,但對於民間團體提出的國土淹沒嚴重程度,陳永明組長也提出需釐清的部分。他以海平面上升為例,在升溫最嚴重的4℃、海平面升高1.2公尺的情境下,大臺北地區並不會被淹沒,關鍵原因之一在於城市周遭設置了充足的防洪設施。他解釋,若單純比較臺北市地形與海平面,淹水是必然,但若加上提防,則結果大不同。那麼,在防洪措施較少的地方又是如何?以臺南來說,雖有海堤但防護效果較弱。當海平面上升,水會淹進一些內陸近海的魚塭、沙洲、濕地,但衝擊量並未讓國土都消失。「還是要以較理性客觀的態度看待數據,再制定政策。」
降低農糧風險這樣做
行政院農委會氣候變遷調適與淨零排放專案辦公室莊老達執行長,也指出農業部門將受到的衝擊。當海平面升高,首當其衝的是近海土地,例如雲林口湖、臺西等地勢較低處皆已淹水,可耕作及養殖面積減少。而增溫導致物種消失、生物多樣性降低,將衝擊整個農業系統。高溫也迫使低溫作物向北移或往高海拔處移動,農作栽培模式和作物種類將因此改變,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那麼,該如何擬定應變和調適策略呢?以高溫影響荔枝為例,其花期在冬天,且需一定低溫催化,但2019暖冬,導致荔枝開不了花也結不了果。這時,氣候資料便派上用場。陳永明組長表示,他們與當地農民和農改場討論,了解荔枝開花溫度是16~17度。「我們就算給他們看,未來高雄冬天出現這種低溫的機率越來越低,代表越來越不適合種植荔枝。種荔枝的地方可能要慢慢移到中部。」他指出,災防中心和農委會合作做了氣候變遷下農作物風險、適災區移動等評估,就能提供農業部門作為政策參考。
「氣候變遷是長期影響,但影響最嚴重的是發生極端天氣的瞬間。」莊老達執行長表示,以瞬間來說,當極端天氣產生時,要提供「預警」。例如,預告熱浪或焚風將至。農委會、中央氣象局、災防中心等單位,已布置超過160個氣象站,把「區域型」的氣象監控資料,透過建置網站和APP,提前告知農民,農民得到預報,就能預作因應。其次,則是建構較完整的「農業保險」。不只保障人,也保農產、牲畜和水產。也就是說,除了天然災害後的救助,納入保險後,就能以風險分攤的方式來確保農民收益,降低災損。
中期策略部分,則以強化硬體設備為主。比如花卉、蔬菜或水果,即以較多保護設施,預防在強風豪雨時影響收成;已採收的產品,也透過冷鏈保存來維持品質。至於長遠的調適計畫,則以「沒辦法改變氣候,就改變品種和環境」的邏輯進行。例如,育成耐旱、耐溫的新品種。「桃子是溫帶果樹,我們就育成低需冷性的桃子。梨子或蔬菜也有這些品種改變。」莊老達執行長解釋,重點是讓農畜產能慢慢適應未來的氣候。另外,在養殖及栽培技術上也預作調整。例如,熱浪來襲,雞、牛、豬常發生熱緊迫,即透過改良品種、改善飼養硬體設備,來降低高溫帶來的威脅,穩定生產。
運用調適思維,及早準備為上策
臺灣是天災頻繁的國家,對於處理短期災害應變已不陌生。然而,氣候變遷需以20年甚至40年的長期擘劃思維,透過軟性及硬性作為,包括防洪設施、財務手段和法規等,全盤思考如何因應。陳永明組長說,超大、集中型災害,會造成重要設施毀損、影響國家財務,不是疏散避難就能解決。他舉前述百年大旱為例,自2020年秋天起,幾乎已確定沒有颱風會來。當時政府決策休耕,緊急調度剩下的農業用水,支援民生及工業用水,這是能做的防災應變作為,卻無法避免地會犧牲農民。沒想到旱災持續到隔年春天,於是應變措施又延伸到民生和工業限水,甚至挖井抽水、人造雨等。
陳永明組長解釋:「從調適思維來說,一直靠應變作為仍有不足之處。當氣候科學評估預知水會越來越少,政策研擬就要有更前瞻的思維,不要事情發生才來解決。」很現實的考量是,所有轉型都需要時間,例如,荷蘭即花了10年以上實施「還地於海」。因此,從政策、產業到個人,都得及早準備。
而最近臺灣在〈氣候變遷因應法〉修法中新增了「調適專章」,包涵國家情境建立、地方政府如何預作調適、風險評估,各部會職責等面向。調適概念十多年來慢慢成形,接下來如何實踐,考驗著政府的擘畫及協調力。
除了從上而下的施政,一般民眾該如何採取調適因應作為?「我們有做過一些調查,大家會覺得氣候變遷重要,但除了減碳,不知道要做什麼。」陳永明組長表示,「要有感的話,一定是受災經驗者較有感。非受災戶,則有一定程度的記憶限制,很難談長期思維。」不過,「民眾有權利決定未來想要什麼生活方式。」他說,此次IPCC報告提到「不當調適」,以海岸防護為例,傳統方式是築堤、水泥化,但卻弱化了生態,也損及自然生態原本具備的減災功能。從這個角度切入,個人其實大有可為——當選擇調適行為時,不見得要硬選工程手段,而是選擇兼顧生態環境的措施。「若民眾有這樣的意識,就能影響政府施政,未來調適也會比較健康。」
(客座總編輯|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許晃雄教授;研究顧問團隊|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陳永明組長、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周桂田教授、國泰金控 程淑芬投資長、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 林子倫教授;責任編輯|梁孟娟、趙守予)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連結如下: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2e53e27-64a7-453e-9bd1-7a75ec93b9a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