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新消息
中心公告
研討會訊息
其他公告
演講公告
新人會議投影片
活動花絮
徵才訊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執行委員暨期刊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操作說明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微議程會議
相關下載
審查結果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Token補助單篇期刊論文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館際合作服務
電子學術資源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意見調查表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統計分析資訊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電子報
電子報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微電影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審議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相關下載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館際合作服務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徵才專區
廠商徵才
個人求職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統計分析資訊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電子報
English
華信光電將參加日本國際雷射加工技術展 Photonix 2016, 歡迎您的來訪!!
確認
取消
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
2021-07-11
地震預測現曙光!我地震前兆研究20年新突破
獨/地震預測現曙光!我地震前兆研究20年新突破
台南永康維冠大樓2016年因南台大地震倒塌。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國針對地震前兆研究已40年,但離地震預測非常遙遠。近期地震前兆研究露曙光,中央大學研究團隊突破近20年來瓶頸,終於進階到以物理機制分析,有機會解釋像地電、地球磁場跟電離層等地震前兆異常訊號,有助未來地震預測。
氣象局
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我國地震前兆分析確實有進步,但要到能地震預測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需要更多時間驗證。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顏宏元主任說,全球目前均無能力預測地震,因無法完全了解地震本身特性及其破裂過程,目前在學理上及實驗室裡雖認為地電、地磁跟電離層等是地震前兆,但徵兆微量,實際觀測時很難分辨是否為地震前兆,還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雜訊。
顏宏元形容,「以往我國地震前兆分析是瞎子摸象,地球磁場摸到鼻子,地電摸到尾巴,電離層摸到肚子,但到底是狗、是貓、是象都不知道。」現在可進階到「有望拼湊出大象」,當看到前兆很有機會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地區,甚至規模大小,每個異常前兆都對應到地震,一旦成熟就有把握做地震預測。
顏宏元說,我國近20年在地電、地磁跟電離層資料有看到明確異常,但無法解釋其意義,團隊歷經逾5年努力,終於進到物理機制分析,系統性探討過去看到現象,如何驗證後續地震分析可能成因,以及為何看到訊號沒有地震。
研究團隊近日彙整了地電、地磁及電離層的資料,針對四個地震做前兆分析,分別是2013年3月27日南投規模6.24地震、2013年6月2日南投規模6.48地震、2016年2月6日美濃規模6.6地震、2018年2月6日花蓮規模6.26地震,後兩個地震分別造成維冠大樓倒塌、花蓮雲翠大樓倒塌等慘況。顏宏元說,預期3個月內有結果,若四個地震發生前都有出現可對應的異常訊號,將有利後續地震前兆分析。
另顏宏元還說,分析訊號是一小步,地點則是另一大步。團隊正進行地電跟地磁場合作,用大數據機器學習方式,對地震可能發生位置進行研判。在中央氣象局和學校單位,近幾年有系統的整合及分析各項監測資料,希望對地震預測研究有所突破,「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終於有進步」。
世界上有三個主要地震帶,其中八成地震發生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台灣即處於此。18世紀以來,台灣平均每十年發生致災性大地震,截至目前共有17次災害極為慘重地震,又以1999年
921大地震
造成逾2400死亡、8700人輕重傷,萬間房屋傾倒使10多萬人無家可歸。
中央大學團隊將針對四個地震做進一步的分析,包含造成維冠大樓倒塌的台南強震,跟花蓮強震。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地電場感應器。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檢視地電場資料。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原文轉載自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2021-01-15/聯合新聞網 生活 生活新聞】
記者曹悅華/台北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175630?fbclid=IwAR1G5PSkULREo7spWy9HcM-8HYbS0xG2N8eVNtjbSFi6hQ4c32sugf0ezSU
國海院攜手台大研發「浮游式洋流發電機組」 完成實海測試
上一則
人工智慧AI偵測慢地震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