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新消息
中心公告
研討會訊息
其他公告
演講公告
新人會議投影片
活動花絮
徵才訊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執行委員暨期刊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操作說明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相關下載
審查結果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Token補助單篇期刊論文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館際合作服務
電子學術資源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意見調查表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統計分析資訊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電子報
電子報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微電影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審議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相關下載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館際合作服務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徵才專區
廠商徵才
個人求職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統計分析資訊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電子報
English
華信光電將參加日本國際雷射加工技術展 Photonix 2016, 歡迎您的來訪!!
確認
取消
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
2023-12-13
魚種內不同大小個體群的空間分佈受到海洋暖化與生物量下降之影響
文:陶曉航、謝志豪
由臺大海洋所陶曉航博士與謝志豪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發展出嶄新的分析分法,用以探討族群內的空間結構如何變動。並將此方法運用在國際重要的經濟魚種,分析其四十年來在海洋暖化與生物量下降的影響之下之空間結構變化。這項研究成果於2023年12月發表在重要生態學期刊 Ecography。
近年來,魚類的空間分佈如何受到環境壓力而變動,是全球重要的生態研究議題。但多數的研究以魚類的族群 (population) 為單位,而忽略了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群的空間動態,是塑造族群空間結構的關鍵因素。本研究提出嶄新的分析視角與方法,分析了北海 (North Sea)的三種重要的經濟魚種:大西洋鱈魚(Gadus morhua)、黑線鱈(Melanogrammus aeglefinus)及牙鱈(Merlangius merlangius)在43年來的空間結構動態。本研究發現,三個魚種的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群之間的分佈重疊面積逐年下降。這是因為近年來的海洋暖化與族群生物量下降,造成了 (1) 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群的分布面積逐年收缩或擴增的速度不同;(2) 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群的空間分佈中心逐年移動的速度和方向不同,促使這些個體群之間的分佈中心越來越遠。這些機制造成了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群之間在空間上越來越隔離,將導致複雜的生態後果。
這項研究所發展的分析方法,未來可廣泛應用於全球各種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的族群,並辨認出在面對環境壓力下,相對較脆弱的族群。這個分析方法也能幫助我們探討族群內部的空間結構與其成因。空間結構對於族群不同大小個體的空間連結度,與族群穩定性,皆有深遠的影響。
延伸閱讀:
Tao, H. H., C. W. Chang, and C. H. Hsieh (2023) Spatial segregation between length groups within fish populations under warming and population size decline. Ecography. DOI: 10.1111/ecog.06730.
概念圖說明族群內不同大小個體群之間的重疊面積如何隨海洋暖化和族群生物量下降而變化。圓圈表示二維空間中每個群體內較小(紅色)或較大群體(藍色)分佈的面積。黑點表示族群豐度中心。紅色或藍色箭頭的方向分別表示大個體群或小個體群的分佈區域的擴張(向外)或收縮(向內),箭頭的粗細表示變化的幅度。黑色箭頭表示豐度中心的移動方向。
本文轉載自國立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研究報導,連結如下:
http://www.oc.ntu.edu.tw/?p=23809
臺灣「防災士」的培養搖籃 中央大學災害防治研究中心獲表揚
上一則
藉由衛星遙測發現的南海北部黑潮入侵新機制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