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2024-03-27

想像一個與洪水共生的未來,一起來聊聊「承洪韌性」——專訪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廖桂賢教授

曾繁安|科技大觀園特約編輯


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白水湖,被海水淹沒後發展成觀光景點。圖片來源 :weniliou/Shutterstock.com

試著想像:傾盆大雨不停歇,眼看門前的水窪逐漸擴大,變成像是淹沒四周的湖泊,水位上漲到快要湧入家中,你會怎麼做?如今氣候變遷帶來極端降雨事件,使得洪災頻發,世界各國包括臺灣都深受其苦。過去以防守姿態抵禦洪水的觀念已經行不通,培養「承洪韌性」才是氣候變遷時代的新解方。
 
從大自然學習而來的「韌性」思維
 
在理解「韌性(resilience)」時,大家想到的也許是拉伸一條橡皮筋,一放開便會恢復原狀的能力,但「承洪韌性(flood resilience)」中的「韌性」卻不一樣。

「『韌性』最早由生態學界提出,它並不等於『穩定性(stability)』,而是指系統受到擾動後,仍然能夠存續的能力。」在承洪韌性、都市河川復育及永續城市等領域鑽研多年,目前任教於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的廖桂賢教授如此定義。

在一個可以控制的人造系統中,工程師會追求能回復原狀的穩定性;但在人與環境交互作用下形成的複雜系統系統[1]中,沒有所謂的原點或起始狀態,追求穩定性反而是不切實際的,而洪水正是在這種系統中發生。

所謂的承洪韌性,由兩個面向構成,即「淹水容受力」及「水災恢復力」。如果一個地方遭遇洪水時,能夠避免生命財產受損、維持日常生計,就是擁有承受和適應洪水的能力,即「淹水容受力」,也可以理解為「耐淹力(floodability)」;「水災恢復力」則是指某地經歷洪水對民生、生命財產帶來的衝擊之時,能夠迅速整頓、恢復運作狀態的能力。
 
[1] 學術上稱為「社會生態系統(social-ecological system)」,是人類社會與自然密切互動的複雜系統,例子包括直接仰賴自然資源的農、漁村、有災害潛勢的人類聚落等。

氣候在變遷,防災思維也要轉變
 
你也許會好奇,過去的防洪排水工程怎麼了?為什麼會需要新的韌性思維?這和氣候變遷脫離不了關係。廖桂賢教授解釋,氣候變遷最棘手之處,不是氣溫或降水的極端值,而是在於其不確定性。不管再怎麼强化堤防、建設排水,工程還是存在極限,而且現代水利工程大都來自歐美,其地理氣候條件與臺灣不同,在他國適用的方法,不一定適合照搬到臺灣這塊山高水急的土地上。

根據 2023 年的《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劃(112-115年)》,臺灣近 50 年暖化加劇,不只是極端高溫的時間變長,極端降雨頻率也增加,颱風强度更增强。當不確定成為常態,誰也說不準百年、甚至千年一遇的洪水,何時就會把一切毀於一旦。因此過度仰賴工程、追求不淹水的觀念已經不適用。承洪韌性,是一次防災思維的大翻轉,是接受洪水一定會發生的事實,在環境中創造容納洪水的空間。

面對洪水,很多人覺得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太微薄了,認為防災只能依靠工程手段、與自己無關,把責任推給政府,寄望於水利單位。但廖桂賢教授强調,「防災」不等於「防洪」,不是要「防止洪水」發生,而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其中,有所行動。

「我覺得最根本的一點是,我們要認知到防災——即防止自己、他人與社區受災這件事,每個人都有責任。」
 
韌性怎麼來?實戰經驗必不可少
 
那麼該怎麼培養承洪韌性呢?廖桂賢教授給出的答案是:在淹水中學習。要親身經歷淹水,聽起來相當可怕,但這不代表要去承受災害。因為「淹水」、「水患」和「水災」,其實是三個程度不同的概念:「淹水」是一種中性、正常的自然現象,而「水患」則是不必然成為災害的隱患,直到導致人命傷亡、財物損失,才會稱之為「水災」。

廖桂賢教授以位於湄公河流域、在越南與柬埔寨交界的偏遠村落為例,當地每年平均長達三四個月都在淹水中度過,但居民的生活並沒有因此停擺。他們發展出一套因應淹水的生存策略,建造耐淹的高腳屋和在水上可使用的猴子橋,由農耕改為捕撈水產維生,與鄰里社區分享資源,從洪水中學習與水共生。
 
共同想像一個不怕水淹的生活
 
臺灣也可以想像一個不怕水淹的生活。為落實承洪韌性的概念,廖桂賢教授與團隊為常受水災所苦的臺灣西南沿海漁村——嘉義縣東石鄉掌潭村,進行一系列耐淹規劃。在硬體上,改造原本居住空間,為主要家具加裝升降裝置,在淹水時可以被擡高、減少毀損,也新建可以隨水上下漂浮的「兩棲屋」(amphibious house)。團隊同時建議推動水陸兩用的交通工具,短期内搭建臨時性的水上浮橋系統,長程則建設永久性的環形高架步道系統,讓人們在淹水時也能通行無阻。

面對淹水時,聚集社區力量、建立彼此互助的支持網絡也至關重要。因此應設置「韌性創生工作站」,作為急難救助、物資配送的指揮調度中心,也安排兩層樓以上的空間成為能暫住和寄存貴重物品的關懷據點。在軟體上, 除了將民眾「防堵洪水」的觀念翻轉為韌性思維外,也需進行產業轉型,創造能「與水共榮」的產業。

對傳統養殖業而言,增設架高網或裝有浮球的漁網等耐淹設施勢在必行;對新興產業發展來說,打造結合水上活動,甚至是「淹水限定」的漁村小旅行,將會是具有吸引力並能結合在地文化特色的觀光行程。透過提升淹水但不受災的耐淹力,掌潭村可以成為一個「淹水也讓人喜歡」的地方。
 
洪水當前,你我比想像中的更有力量
 
「為了不要淹水,我們其實犧牲了很多河川的社會與生態功能,這是非常可惜的。」

廖桂賢教授在訪談中感嘆,過去人們想盡辦法阻止洪水發生,堤防越蓋越高,人與環境之間的關係也越來越疏遠,危機意識也變得越加薄弱。我們不再知道,從天上降下的雨水都去了哪裏,也不知道面對淹水,我們其實不必束手無策。大至政府調整預算分配、改變洪水治理的方式,小至日常生活中推廣與水共生的環境教育,你我在不同崗位上都能施展一己之力。

韌性,是我們不再被動地等待問題被解決,而是意識到自己也是系統中的一部分,是可以採取行動的一分子。當我們擁有了「承洪韌性」,我們同樣也可以建立起面對高溫、乾旱,甚至是氣候變遷等各樣挑戰的韌性。
 
資料來源
  1. 採訪國立臺北大學都市計劃研究所廖桂賢教授
  2. 臺灣淹水災害特性
  3.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行動計劃(112-115年)》
  4. Measuring Household Resilience to Floods: A Case Study in the Vietnamese Mekong River Delta

延伸資源
  1. 不怕水淹,更要與洪水共生!打造具有「承洪韌性」的城市培養指南
  2. 未來都市不淹水?都市計劃論壇籲韌性思維面
  3. 打造一個「淹水時也讓人喜歡」的韌性聚落:掌潭村的耐淹規劃
  4. 邁向韌性城市之路 與洪水共生之道


本文轉載自科技大觀園,連結如下: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Article/C000003/detail?ID=141f2655-124f-4705-a26d-5331a7f25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