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最新消息
中心公告
研討會訊息
其他公告
演講公告
新人會議投影片
活動花絮
徵才訊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執行委員暨期刊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操作說明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微議程會議
相關下載
審查結果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Token補助單篇期刊論文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館際合作服務
電子學術資源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意見調查表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統計分析資訊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電子報
電子報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微電影
首頁
最新消息
關於中心
中心概述
審議委員
地科領域通訊錄
各類補助
國際科技人士短期訪問
國內學術研討會
相關下載
圖書期刊
電子期刊
地區圖書期刊服務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館際合作服務
活動專區
台灣之夜
論文獎勵
新人會議
徵才專區
廠商徵才
個人求職
聚焦地科
研究成果亮點
領域專欄
海外合作交流活動
統計分析資訊
影音專區
研究成果分享
電子學術資訊
活動/演講
微電影
圖書期刊宣傳影片
電子報
English
華信光電將參加日本國際雷射加工技術展 Photonix 2016, 歡迎您的來訪!!
確認
取消
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
2025-02-07
綠能科技大觀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迎向臺灣2050淨零排放,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的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去年有國內外近50個單位,超過1500人次參訪。中央大學1月13日年終記者會開箱此基地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中央大學能源工程研究所曾重仁教授長期在氫能領域耕耘,是臺灣氫能研究的先驅與權威,不僅榮獲112年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24年未來科技獎,同時名列美國史丹佛大學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終身影響力排行榜。身為國家氫能標準委員會主席的他,協助國家制訂氫能使用的相關標準,為國家綠能轉型貢獻心力。
曾教授的研究從早期隔熱材料、燃燒科技,到目前低碳氫能研究,集跨領域之大成。該團隊所開發陰離子交換膜水電解器(AEMWE)技術,可通過電解水產生氫氣與氧氣。有別於傳統鹼性水電解槽,該技術電氫轉換效率高、氣體純度高,且成本低,是未來電解水最重要的技術,對於推動氫能技術的普及和商業化具重要意義,可應用於綠氫生產、儲能、化工和鋼鐵等領域。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李勝偉所長近年研究專注於固態氧化物燃料電池及能源相關應用技術開發,迄今發表160餘篇SCI期刊論文,致力於推廣氫能與燃料電池相關技術與應用,2024年帶領材料所師生團隊獲「東元淨零排放科技國際競賽」勝一節能創新獎之肯定。
李所長團隊所開發的中溫型固態氧化物電化學電池技術,實現在中溫區間優異的燃料電池性能,產氫能耗也接近傳統高溫型技術之關鍵指標。目前該團隊正與德國於利希研究中心進行合作,共同開發電解海水產氫關鍵技術,另外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波蘭格但斯克科技大學、馬來西亞瑪拉理工大學等大學合作,致力於更先進技術之研究。 電機工程學系陳正一主任為國內微電網技術領域權威,致力於國際產學研能源與電力技術交流與服務,曾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2022年和2024年兩次未來科技獎、2024年台達年輕學者科技講座等榮譽,同時名列史丹佛大學公布之「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
陳主任近年所發展之微電網展示系統及技術,為國內學術界少見之整合再生能源、電池儲能、氫能燃料電池和電動車充電系統之多元多微電網架構,該團隊所開發之技術和策略,不僅提升微電網等分散式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還為未來的能源管理提供可行的解決方案,對於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具有重要技術價值。
本文轉載自中央大學新聞網,連結如下
https://ncusec.ncu.edu.tw/news/headlines_content.php?H_ID=4390
破解微中子量子難題,探索宇宙中劇烈天文爆炸現象
上一則
讓陽光變成減碳好幫手!林麗瓊院士談奈米光觸媒與淨零碳排的挑戰
下一則
回列表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