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2021-07-11

地震預測現曙光!我地震前兆研究20年新突破

獨/地震預測現曙光!我地震前兆研究20年新突破
 

台南永康維冠大樓2016年因南台大地震倒塌。聯合報系資料照
 
我國針對地震前兆研究已40年,但離地震預測非常遙遠。近期地震前兆研究露曙光,中央大學研究團隊突破近20年來瓶頸,終於進階到以物理機制分析,有機會解釋像地電、地球磁場跟電離層等地震前兆異常訊號,有助未來地震預測。
 
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主任陳國昌說,我國地震前兆分析確實有進步,但要到能地震預測還有漫長的路要走,需要更多時間驗證。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顏宏元主任說,全球目前均無能力預測地震,因無法完全了解地震本身特性及其破裂過程,目前在學理上及實驗室裡雖認為地電、地磁跟電離層等是地震前兆,但徵兆微量,實際觀測時很難分辨是否為地震前兆,還是其他因素所造成的雜訊。
 
顏宏元形容,「以往我國地震前兆分析是瞎子摸象,地球磁場摸到鼻子,地電摸到尾巴,電離層摸到肚子,但到底是狗、是貓、是象都不知道。」現在可進階到「有望拼湊出大象」,當看到前兆很有機會預估地震發生的時間、地區,甚至規模大小,每個異常前兆都對應到地震,一旦成熟就有把握做地震預測。
 
顏宏元說,我國近20年在地電、地磁跟電離層資料有看到明確異常,但無法解釋其意義,團隊歷經逾5年努力,終於進到物理機制分析,系統性探討過去看到現象,如何驗證後續地震分析可能成因,以及為何看到訊號沒有地震。
 
研究團隊近日彙整了地電、地磁及電離層的資料,針對四個地震做前兆分析,分別是2013年3月27日南投規模6.24地震、2013年6月2日南投規模6.48地震、2016年2月6日美濃規模6.6地震、2018年2月6日花蓮規模6.26地震,後兩個地震分別造成維冠大樓倒塌、花蓮雲翠大樓倒塌等慘況。顏宏元說,預期3個月內有結果,若四個地震發生前都有出現可對應的異常訊號,將有利後續地震前兆分析。
 
另顏宏元還說,分析訊號是一小步,地點則是另一大步。團隊正進行地電跟地磁場合作,用大數據機器學習方式,對地震可能發生位置進行研判。在中央氣象局和學校單位,近幾年有系統的整合及分析各項監測資料,希望對地震預測研究有所突破,「當然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終於有進步」。
 
世界上有三個主要地震帶,其中八成地震發生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台灣即處於此。18世紀以來,台灣平均每十年發生致災性大地震,截至目前共有17次災害極為慘重地震,又以1999年921大地震造成逾2400死亡、8700人輕重傷,萬間房屋傾倒使10多萬人無家可歸。
 
中央大學團隊將針對四個地震做進一步的分析,包含造成維冠大樓倒塌的台南強震,跟花蓮強震。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中央大學團隊將針對四個地震做進一步的分析,包含造成維冠大樓倒塌的台南強震,跟花蓮強震。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地電場感應器。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地電場感應器。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檢視地電場資料。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檢視地電場資料。圖/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提供
 
原文轉載自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2021-01-15/聯合新聞網 生活 生活新聞】
記者曹悅華/台北即時報導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5175630?fbclid=IwAR1G5PSkULREo7spWy9HcM-8HYbS0xG2N8eVNtjbSFi6hQ4c32sugf0ez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