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

聚焦地科

home / 聚焦地科 / 詳細頁

聚焦地科

聚焦地科2021-07-11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許雅儒研究員研究成果榮登《Science Advances (科學前緣)》期刊

中研院地球所研究員許雅儒研究員研究成果榮登《Science Advances (科學前緣)》期刊


台灣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對地震活動度的影響
 
了解觸發地震的物理機制是地震學中一個極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本研究藉由分析地震活動度、地下水位、GNSS時間序列,探討台灣地震活動和水文荷載之關係。台灣西部季節地震活動度在每年2月至4月達到峰值,而在7月至9月下降到最低值,與每年季節陸地儲水量波動呈現負相關,暗示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是驅動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主要機制,台灣東部深層地震的活動亦呈現同樣的行為。反之,台灣東部淺層地震活動度(<18 km)的季節變化與水文荷重沒有直接關聯,且無法用流體在斷層帶的作用或孔隙液壓變化解釋,顯示有其它的地震觸發機制在誘發地震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分析台灣歷史地震的季節活動趨勢,發現過去400年和近20年來的季節地震活動度有中度相關,意味著台灣西部在每年水位較低的冬季及初春,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
 
該結果發表於《Science Advances (科學前緣)》期刊。doi:10.1126/sciadv.abf7282
[全文連結]
 

2002-2018年期間台灣陸地地震活動分佈、地下水位及GNSS計算之陸地儲水量之平均月變化 (A)地震規模大於2.5且深度小於30 km的地震,地震規模大於6的地震以黄色星號表示。黑色方框標示本研究分析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台灣西部(WTW)和東部(ETW)二個區域。(B-C) 2002-2018年度疊加之淺層及深層地震活動率、地下水位及GNSS反算陸地儲水量之平均月變化。
 
原文轉載自中央研究院地球科學研究所【2021-04-14/最新消息 榮譽】
https://www.earth.sinica.edu.tw/news/detail/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