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m

電子報

home / 電子報 / 電子報 / 詳細頁

電子報

電子報2023-11-13

ESRPC地球科學研究推動中心電子報第2期

本電子報如無法正常顯示圖片,請點選以下網址: http://esrpc.ncu.edu.tw/public/edm/edm"
地科中心logo
圖片1

全文下載



研究領域專欄


圖片4 地科學門近年發展規劃

為促進我國地球科學研究社群的均衡發展,未來重點工作在於提升地質領域內部的良性競爭與相互合作關係,更積極推動與地球物理領域、泛地科學門、以及其他學門的合作與互動。< 閱讀更多 >

圖片3 人為氣候變遷:剖析、能力精進與CMIP6參與

藉由氣候資料診斷分析與數值氣候模擬,探討全球暖化是否已經對地球與東亞氣候造成明顯影響。 < 閱讀更多 >

圖片4 數位孿生多維空間資訊整合分析於空氣污染之應用:地理人工智慧於環境戴奧辛污染模擬新進展

在各項環境議題中,空氣污染為近年最受重視的全球環境議題之一,因為人類生命的過程中無時無刻不能沒有空氣、也幾乎無法挑選所吸的空氣。 < 閱讀更多 >

圖片4 抗近斷層地震之先進自復位橋柱

根據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之資料,自1901年至2022年間,共發生103次較大災害的地震。斷層破裂帶附近測得的地表震動歷時,皆有顯著的近斷層地震特徵。 < 閱讀更多 >



新進教師介紹


圖片5 圖片6
蔡嘉倫 助理教授

任職單位: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

蔡嘉倫博士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博士論文主要是利用氣象觀測資料(如雷達,地面測站資料與雨滴譜儀等)來探討颱風外圍雨帶的動力與降水過程。在台大大氣系博士後期間致力於颱風外圍雨帶與地形交互作用的研究。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小尺度天氣系統與現象,對於其生成、發展、加強與減弱機制為其研究主軸。在韓國慶北大學服務時曾使用多部掃描式光達進行晴空條件下三維風場的分析,有助於對降水系統發展前期過程的認識。目前計畫將國外的研究經驗應用在台北盆地午後對流降水系統初期肇始機制之分析,主要探討在對流成雲致雨前其生成的最初位置與可能原因。此外,進一步也可將三維風場應用在討論氣流對降水粒子之微物理過程所扮演的角色。這些研究成果不僅可增進對相關科學議題的瞭解程度,也可以應用在預報災害性強降雨的發生,並達到減災防災的目的。

林幼淳 助理教授

任職單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海洋環境資訊系

林幼淳博士的專長為中大尺度的海洋物理現象之分析與模擬,主要研究領域與研究興趣為海洋與大氣間的交互作用與跨領域的研究應用,透過研究分析實測資料、再分析資料與海洋-大氣數值模式來探討海洋大氣間不同時間、空間尺度的動力過程、彼此的關聯。過去的研究包括海洋渦旋受大氣、洋流的影響、颱風降雨的葉綠素藻華變動趨勢、海表面波浪的氣候平均場受颱風趨勢的影響、近岸海洋波浪與海平面變動趨勢、太平洋氣候遙相關對五大湖湖冰的變動、五大湖岸冰的模式參數化等,多屬於跨領域間的交互作用。林幼淳博士在Dr. Lie-Yauw Oey的指導下於2019年取得國立中央大學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的博士學位,並於在學期間協助建置臺灣海洋預報系統。畢業後則前往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的CIGLR與NOAA的GLERL與Dr. Ayumi Fujisaki-Manome, Dr. Eric Anderson與Dr. Jia Wang等研究五大湖湖冰變動的相關研究。

圖片5 圖片6
莊佩涓 助理教授

任職單位: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

莊佩涓博士主要研究專長為沉積物生物地球化學,經由野外航次採樣、化學分析與數值模擬(early diagenesis reaction-transport modeling),可定性與定量得到重要參數,例如:元素通量、不同環境下影響各元素循環的重要化學反應與反應速率、元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元素與環境的交互作用。其研究成果包含: (1)天然氣水合物自然資源分布與地球內部生物圈之連結; (2)全球環境變遷對濕地碳循環及大氣溫室氣體排放量影響;(3)重建古環境變遷對於沉積物有機碳、鐵和硫元素循環的影響; (4)全球暖化對大洋湧升流區之碳、氮、磷、硫等元素循環影響。未來將進一步延伸至全球各種沉積環境,研究沉積物底棲作用,對二氧化碳循環、有機物礦化與深埋的影響,了解全球氣候變遷和地球內部生物圈有重要關係,以及人類活動對自然環境變遷之影響(如許多正逐漸消退的濕地生態環境)。

陳毅軒 助理研究員

就職單位: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

陳毅軒博士的研究興趣在於了解地球氣候系統中的雲和輻射過程。他特別關注邊界層、對流、和長波輻射過程,以及如何在大氣數值模型中模擬這些過程。目前之研究重心為改進臺灣地球系統模型(TaiESM)中海洋低雲的模擬,並量化其對 TaiESM 未來氣候預測的不確定性。陳博士也對大氣科學的歷史很感興趣,經常於社群媒體和部落格(陳毅軒的大氣遊記)分享氣象相關的歷史故事。此外,他也會在部落格分享他的研究歷程和求學心得。 如想知道更多陳毅軒博士的背景和研究成果,請參考他的個人介紹網頁。

圖片5
徐佩君 助理教授

任職單位:國立中興大學循環經濟研究學院生物與永續科技學位學程

研究興趣為找出天氣系統的變化趨勢以及極端天氣事件,與人為氣候變遷之間的鏈結,並了解背後動力機制。研究方法利用對觀測與模式資料的診斷分析找出天氣事件或趨勢相對應的大尺度背景場、環流結構、以及波動特性,並設計模擬實驗進一步釐清驗證機制,如海洋驅動大氣遙相關。近期主題為北太平洋冬季風暴帶。 除了氣候變遷科學的探討,也開始拓展氣候變遷調適減緩的研究、合作與服務,例如以非破壞力學方式量測林木碳匯建立生長曲線、氣候變遷風險評估、溫室氣體盤查與減量建議。此外希望藉由博士班時期在美國加州大學研究核融合電漿物理理論的背景,在低碳能源轉型議題上能再深入且綜觀地了解,進而有所貢獻。



地科活動報導


【2022 臺灣科學節】氣候任性 社會韌性 科學嘉年華 國科會自然科學相關資料庫聯合推廣研討會
【2022 臺灣科學節】氣候任性 社會韌性 科學嘉年華
 
國科會自然科學相關資料庫聯合推廣研討會
 
【2023 AOGS】亞洲大洋洲地區地球科學研討會 設攤參展 2023國科會自然處新進人員聯合研討會 活動報導
【2023 AOGS】亞洲大洋洲地區地球科學研討會 設攤參展
 
2023國科會自然處新進人員聯合研討會 活動報導
 


圖書期刊服務


圖片3
書訊新知 —《地貌學論著》第二版

這本參考工具書提供龐大且多樣的地貌學介紹,讓尋找研究專題主題的地質學學生、開始進行文獻回顧的研究生,以及尋找特定主題的專業人士都能使用本書作為重要且專業的參考資源。< 閱讀更多 >

圖片4 Token補助單篇期刊論文

地科中心提供Elsevier出版社的Token點數。申請者所屬單位未購置所需期刊論文,可向中心申請Token點數,並於48小時內下載Elsevier(ScienceDirect平台)的單篇文章。< 閱讀更多 >

圖片4 館際合作服務

為保有國內地球科學圖書資源的完整性,地科中心購置29種西文學術電子期刊及地球科學相關書籍,存放於中央大學圖書館,供館際合作使用。詳細內容可於中心網頁館際合作書目查詢。< 閱讀更多 >

圖片4 購買單篇論文補助

因地科領域刊物屬性多樣化,且中心資源有限,為滿足研究人員之學術資源需求,以補助購買單篇論文的方式,使圖書期刊服務更完整。< 閱讀更多 >

圖片4 核心期刊訂閱服務

地科中心協助地球科學相關系所和研究單位共計11個單位,依研究領域屬性分別訂購相關電子期刊,以維持國內地球科學領域學術研究文獻的廣度與深度。 < 閱讀更多 >


聯絡資訊圖片

訂閱圖片

國科會圖片

Copyright ©2022 Earth Science Research Promo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